欢迎访问老网站的知识文库网!

'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观后感感悟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022《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主题作文怎么写呢?它突出时代特征,再次邀请一批优秀的新闻工作者走进演播室,讲述与时代同向同行、立足国情民情的新闻实践。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观后感感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观后感感悟篇1

心中有温度,笔下有力量

2012年8月,我和家人经由雅西高速自驾前往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行驶在这条海拔落差近1600米的“云端上的高速公路”时,我的心情溢于言表。那时的我又怎么会想到,就在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阿土列尔村(悬崖村)的村民,他们需要攀爬落差800米的悬崖、越过13级218步藤梯,才能走向外面世界。当我的心情伴随着“云端天路,雅西之最”而腾飞时,他们却不得不面对悬崖峭壁和万丈深渊。

悬崖村村民可能不会想到,在2020年5月,全村搬迁至了昭觉县城的新家,通过发展脐橙、核桃、青花椒等种植业以及旅游产业,人均收入达到9000多元,是5年前的近5倍。对村民来说,这不仅是从山上到县城,而是彻底告别了这面悬崖和此前的生活。这一切,可以追溯到2015年。

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了关于脱贫攻坚的重大决议。当时,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个重要的信息,立马组织全国记者站做了一个名为“军令状”的策划。接到报道任务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四川总站副召集人朱兴建和同事便立刻前往基层进行调研,选择哪里作为脱贫攻坚报道起点和引爆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经过多方调研、认真发现、仔细观察,记者靠着精准的眼力和敏锐的判断力,瞄准了位于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的阿土列尔村。

为了解最真实的情况,记者踏上前往目的地的道路。800多米的悬崖,5个多小时的攀爬,终于到达悬崖村,而这样的路,悬崖村村民走了无数次。此后的三个月,记者同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获取到了非常宝贵的直接经验。明知山无路,偏向山上行,路是人走出来的,有路就有方向。正是记者亲自用双脚走过这样的路,深入调查研究,才为后来的报道奠定基础,明确方向。

三个月的时间,记者获取到了丰富的采访资料,要如何去组织和呈现报道,考验的是记者的脑力和笔力。脑力要求记者多想,不能做事实的简单记录者,而是应该以真挚的情感和睿智的思想透过现象看本质。悬崖村的路只是表象,扶贫脱贫才是悬崖村报道的内涵。节目播出后,悬崖村的报道不仅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2018年,他亲自来到了悬崖村,同当地干部群众在彝家火塘边,共同谋划脱贫攻坚大计。这篇报道带来的影响切实且深远,这篇报答的笔力来自真实,也来自平实;来自真情,也来自鲜活。

从2015年12月到2016年5月节目播出,记者团队五上五下“悬崖村”。他们还走访了多个扶贫相关的政府机关部门,采访了大量相关人士,从海量的素材中选取了最具代表性的报道样本;他们深入到脱贫攻坚一线,了解贫困的原因和暴露出来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未来的规划。从悬崖村的报道中,我们看到恶劣的自然条件和极度贫困的现实,也看到当地干部群众的努力与担当,更看到了职业媒体人的使命和职责以及新闻报道发挥出的力量。记者没有简单地通过悬崖村赤裸裸的现实来揭示贫苦,而是老老实实的深扎下去,通过访真贫、问真苦,用客观报道切实推动了悬崖村的脱贫之路。

在如今在全民皆记者的时代,碎片化传播和快餐化消费大行其道,这更要求职业新闻人去担当起使命和职责。悬崖村脱贫是实现中国梦的一个缩影,也是家国情淋漓尽致的体现,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记者要用情怀去决定报道的视角和眼界,面对复杂深刻的题材时,用坚定的定力,紧扣事实、挖掘真相。记者要承担起向社会传递理性的声音、提供建设性意见的职责,用笔下的力量传递心中的温度。

'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观后感感悟篇2

不到现场不写稿,这是人民日报记者的一条铁律。人民日报新闻协调部的张炜向我们讲述到。实践是理论的基础,是新思想产生的温床。在重大主题报道中,更是要做到细而有节,贴合主题,多余的事不写,多余的话不说。人民日报的头版“新思想从实践中产生”系列报道就是采用亲历者、当事人讲故事的方式进行报道,获得积极的成效。报道刊发后反响强烈,累计网络浏览量超过3亿,2019年获评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从讲堂中我学习到佳作难得,重大主题报道的成功也很难,既不像突发新闻的天生有料,也不像评论那样可以一鸣惊人,做不好非常容易陷入一种无人理睬的窘境。重大主题报道块头大、跨度大、宏观性强、综合性强,不好掌握。张炜总结道,重大主题报道写不好,通常是因为掉入了以下四个陷阱当中。其一是没料,沦为材料的复印机。通篇文件表述连例子都是干干巴巴的,只有重大事件中的知识点,却没有让人回味的记忆点。其二是没有“魂”,沦为“历史的复读机”。看上去旁征博引,纵古论今,但细看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对事物的成因缺乏探究,或究之不深,对变化的规律缺乏揭示。其三是没有“骨”,沦为“拼凑的故事汇”。左拼右凑,松松垮垮,缺乏提纲,没有逻辑统摄,缺少结构铺排,只见物理组合,不见化学反应,故事一大堆,满篇皆闲话。其四是没有”气”,沦为”叙事的流水账”。重大主题报道需要叙事的大气魄和历史感。但大气魄不是大而无当,历史也不能过度拔高。”料、魄、骨、气”四个方面,在重大主题报道中缺一不可,四者相得益彰。

如何跳出重大主题报道报道中这四大陷阱,可以从四个问题入手,那就是”如何采、写什么、如何写、怎么说”,这四个方面缺一不可,相辅相成。怎么采就是怎么去收集素材;写什么,就是怎么去筛选素材;如何写,就是如何把握主题,而怎么说就是需要的表达问题。这四个问题,怎么解决呢?新闻”四力”中”脚力、眼力、笔力、脑力”给出我们答案。”眼力”解决了”如何采”的基础问题,”眼力”解决了”写什么”的筛选问题,”脑力”解决了”如何写”的把握问题,”笔力”解决了”如何说”的表达问题。只有从这四个方面守正创新,才能够在收集最有价值的素材,确定最有价值的选题,创造最有价值的内容,书写出最有价值的语言,在做好对内宣传的同时,也做好对外传播。此次报道中有很多生动的小故事,鲜活的群众语言,是《人民日报》重大主题报道故事化创新的一次成功探索。

作为即将成为一名新闻工作者的我,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给了我深刻的教育,现在的新闻工作者并不是以前单纯的“爬格子”工作,作为新时代的媒体工作者,我们要无所不能,无所不知,努力成为一名全能记者,既能采又会编,又会拍又能写,熟练具备最基本的专业素质。结合新媒体时代的时代进步,增强“四力”迫在眉睫,这不仅是我们守正的途径,更是我们创新的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闻工作者理应承担起肩上的责任,正所谓“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是我始终牢记心中的至理名言,也将指引我永远为人民、为社会、为国家奉献微薄之力。

'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观后感感悟篇3

脚下有泥心中有光笔下有神

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创设于2020年,邀请优秀新闻工作者作为讲述人,汇集优质新闻资源,更好地引导我们新闻学子认识中国国情、坚定“四个自信”、树立新闻理想、提升专业能力、成为有理想、有情怀、有担当、有本领的新闻传播人才。以下是对第5集《脚下有泥心中有光笔下有神》的观后感。

本期请到的讲述人是赵承,新华社内部主任,高级记者。荣获新华社十佳记者、新华社领衔记者、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中直机关“五一”劳动奖章、长江韬奋奖等荣誉以及多次中国新闻奖特别奖、一等奖等,入选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

第一,是关于“脚力”的思考:在新媒体语境下、在新兴技术充斥采编工作的情况下,身为学生的我有一个疑问:记者要秉持何种状态去进行新闻报道,记者是否还需要如从前一般去费劲脚力调查走访?

“脚力”筑其基,“眼力”塑其骨,“脑力”铸其魂,“笔力”丰其神,这是赵老师在本章讲述的主题,我认为也是能够回应上述疑问的关键词。答案是显而易见的:需要。也许从理论层面来看,回答几乎是肯定的,但在实践中,在新媒体环境中,却出现了很多不需要调查走访即可以发“新闻”的“记者”,在这种情况下,记者的“四力”变得尤为可贵。

在新时代,在新媒体传播的环境下,认真践行“四力”,是我们新闻舆论工作者更好地完成使命、履行职责的必然要求。记者要更注重脚力的实践,无论是要深入采访、调查,还是日常走访,正如赵老师说的:“如果脚力不过关,眼力、笔力就会成为无根之木”;也只有扎扎实实锻炼脚力的过程中,作为新闻学子的我们才能更好的读懂世情、国情、党情,才能更深厚地培养与人民群众的感情

第二,是关于“党与人民”的思考:新冠病毒疫情打破了全世界的宁静,从首例病患被报道以来,国际上有关中国的失实化的污名报道屡屡出现,一些不法分子试图将国内舆论趋势搞乱,这是绝对不被允许的。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新闻人更要做好舆论的引导者、社会的守望者、正义的传播者。为什么在党的百年生日,要积极呼吁我们年轻人重温党的历史,就是要加强党性与人民性的联系。我们党与人民的紧密联系自古有之,并且会一直延续,只要党和人民紧紧站在一起,团结一致,就能够粉碎不法分子的破坏念头,就能够继续行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

其中有这样一个故事:1934年,中央红军在江西渡河长征。30万于都百姓在深夜用门板、床板等,划着渔船给红军架桥,晚上架桥、清早拆桥,一切恢复原样。反复四天,直到全部红军渡河,敌人毫无察觉,一起渡河的还有数万于都子弟。这个故事,非常生动地展现了党与人民的情谊。党根植于人民、生长于人民、为人民服务。显然的是,学习这样的党的历史,能加深我们对党与人民关系的思考。在当前变化诡谲的国际环境中,是非常重要的。作为一个新闻舆论工作者,增强脚力是一个永远不会过时的课题,是一项永远在路上的工作。

第三,是针对“眼力”的思考:“眼力”塑其骨。眼力,是大浪淘沙中识真金、是乱云飞渡中辨晴雨、眯眼乱花中鉴真伪,眼力的核心是正确的政治鉴别力。以正确处理新闻报道新闻性、时效性和政治性的关系。在信息碎片化时代,如何选取有效信息,如何获取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对新闻工作者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在其中有一个例子,新华社山西分记者在朋友圈分享一个村庄名字的变化,从“千年穷”到“万年饱”。这个信息在朋友圈分享后,并没有被淹没在信息庞杂的生活化朋友圈中,而是被敏锐地察觉到,并且做了专题报道。两名记者在村庄住了四个晚上,白天田间地头、晚上锅台炕头,采访了大量的人和事,掌握了大量素材,最终写出了《从“一宿饥”“千年穷”到“万年饱”——吕梁山腹地的山乡夜话》这篇脍炙人口的文章。

眼力对于新闻人来说,更是新闻敏感性。能够敏锐察觉到什么样的选题我们应该报道、如果需要报道我们采取何种方式报道、在何种社会背景下我们的报道才能取得最大的社会效果和宣传效果?这也和我们本学期的课程达成了一个映照,作为一个新闻学子,要从一篇消息、一篇评论、一次电视报道中,找到我们需要学习、值得学习、需要警醒的细节,这同样是一种新闻敏感性,是身为学生我们需要做到的。同时,好新闻也离不开眼力的发掘。我们应该努力练就一双慧眼,先人之所见,见人所未见。

最后以赵承老师的一段话作为观后感结尾,作为新闻学子,我们更需不断地朝着这个目标继续努力:“拜人民为师,以基层为课堂,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党的理论、阐释方针政策、传播主流价值,更好地引导舆论服务群众,把党的主张变为群众自觉行动。”

'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观后感感悟篇4

脚下有泥心中有光笔下有神

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创设于2020年,邀请优秀新闻工作者作为讲述人,汇集优质新闻资源,更好地引导我们新闻学子认识中国国情、坚定“四个自信”、树立新闻理想、提升专业能力、成为有理想、有情怀、有担当、有本领的新闻传播人才。以下是对第5集《脚下有泥心中有光笔下有神》的观后感。

本期请到的讲述人是赵承,新华社内部主任,高级记者。荣获新华社十佳记者、新华社领衔记者、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中直机关“五一”劳动奖章、长江韬奋奖等荣誉以及多次中国新闻奖特别奖、一等奖等,入选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经济等报道领域和中央文件起草等作出突出贡献,领衔采写了一大批精品佳作,多次获新华社党组通令嘉奖和记大功等表彰。

第一,是关于“脚力”的思考:在新媒体语境下、在新兴技术充斥采编工作的情况下,身为学生的我有一个疑问:记者要秉持何种状态去进行新闻报道,记者是否还需要如从前一般去费劲脚力调查走访?

“脚力”筑其基,“眼力”塑其骨,“脑力”铸其魂,“笔力”丰其神,这是赵老师在本章讲述的主题,我认为也是能够回应上述疑问的关键词。答案是显而易见的:需要。也许从理论层面来看,回答几乎是肯定的,但在实践中,在新媒体环境中,却出现了很多不需要调查走访即可以发“新闻”的“记者”,在这种情况下,记者的“四力”变得尤为可贵。

在新时代,在新媒体传播的环境下,认真践行“四力”,是我们新闻舆论工作者更好地完成使命、履行职责的必然要求。记者要更注重脚力的实践,无论是要深入采访、调查,还是日常走访,正如赵老师说的:“如果脚力不过关,眼力、笔力就会成为无根之木”;也只有扎扎实实锻炼脚力的过程中,作为新闻学子的我们才能更好的读懂世情、国情、党情,才能更深厚地培养与人民群众的感情。例如《砥柱人间是此峰》和《百年恰是风华正茂》两篇报道,精英采编团队赴地方考察、走访田庄,最后精选出10个故事报道。在这10个故事中,许多细节只有与群众面对面才能感受得到,并讲述出来,这正是“脚力”给记者带来的宝贵财富,是任何技术都无法比拟的。

第二,是关于“党与人民”的思考:新冠病毒疫情打破了全世界的宁静,从首例病患被报道以来,国际上有关中国的失实化的污名报道屡屡出现,一些不法分子试图将国内舆论趋势搞乱,这是绝对不被允许的。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新闻人更要做好舆论的引导者、社会的守望者、正义的传播者。为什么在党的百年生日,就是要加强党性与人民性的联系。我们党与人民的紧密联系自古有之,并且会一直延续,只要党和人民紧紧站在一起,团结一致,就能够粉碎不法分子的破坏念头,就能够继续行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

其中有这样一个故事:1934年,中央红军在江西渡河长征。30万于都百姓在深夜用门板、床板等,划着渔船给红军架桥,晚上架桥、清早拆桥,一切恢复原样。反复四天,直到全部红军渡河,敌人毫无察觉,一起渡河的还有数万于都子弟。这个故事,非常生动地展现了党与人民的情谊。党根植于人民、生长于人民、为人民服务。显然的是,能加深我们对党与人民关系的思考。在当前变化诡谲的国际环境中,是非常重要的。作为一个新闻舆论工作者,增强脚力是一个永远不会过时的课题,是一项永远在路上的工作。

第三,是针对“眼力”的思考:“眼力”塑其骨。眼力,是大浪淘沙中识真金、是乱云飞渡中辨晴雨、眯眼乱花中鉴真伪,眼力的核心是正确的政治鉴别力。以正确处理新闻报道新闻性、时效性和政治性的关系。在信息碎片化时代,如何选取有效信息,如何获取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对新闻工作者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在其中有一个例子,新华社山西分记者在朋友圈分享一个村庄名字的变化,从“千年穷”到“万年饱”。这个信息在朋友圈分享后,并没有被淹没在信息庞杂的生活化朋友圈中,而是被敏锐地察觉到,并且做了专题报道。两名记者在村庄住了四个晚上,白天田间地头、晚上锅台炕头,采访了大量的人和事,掌握了大量素材,最终写出了《从“一宿饥”“千年穷”到“万年饱”——吕梁山腹地的山乡夜话》这篇脍炙人口的文章。

眼力对于新闻人来说,更是新闻敏感性。能够敏锐察觉到什么样的选题我们应该报道、如果需要报道我们采取何种方式报道、在何种社会背景下我们的报道才能取得最大的社会效果和宣传效果?这也和我们本学期的课程达成了一个映照,作为一个新闻学子,要从一篇消息、一篇评论、一次电视报道中,找到我们需要学习、值得学习、需要警醒的细节,这同样是一种新闻敏感性,是身为学生我们需要做到的。同时,好新闻也离不开眼力的发掘。我们应该努力练就一双慧眼,先人之所见,见人所未见。

最后以赵承老师的一段话作为观后感结尾,作为新闻学子,我们更需不断地朝着这个目标继续努力:“拜人民为师,以基层为课堂,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党的理论、阐释方针政策、传播主流价值,更好地引导舆论服务群众,把党的主张变为群众自觉行动。”

'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观后感感悟篇5

践行“四力”,把准中国经济新闻时代坐标

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既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疫情和世界经济形势,“要坚持底线思维,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这一重要论述,体现了党中央对当前世界形势变化的精准把握。同样对于我们青年学生来说,越是形势复杂,越要履责担当,做合格的新时代新闻工作者。

坚定政治信念、服务大局,这是践行“四力”的总开关。

今日中国的变化在世界引起高度重视。面临越来越复杂的舆论形式,东西方媒体给出了中国经济不同的经济画像。做好中国经济报道必须有很强的大局意识和责任观。才能够保证关键时刻辨是非,断美丑。传播新格局下,做好中国经济报道,必须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定盘星,把握好大局,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苦练脚力、脑力和眼力和笔力。

高站位,大视野,真实、全面、准确报道中国经济。

世界格局风起云涌,站在两个百年的历史上,如何做好经济报道,一个关键点就是要能够读懂今天中国的时代方位之变,能够在变和不变中把握历史机遇,能够更好的服务党和国家的大局。近些年回应西方的不实言论,新华社组织策划了一系列重要报道来引领舆论。这些报道的共同点就是高站位,大视野。不仅真实客观,在两个大局的事业下去观察中国经济,更立足以展现中国适应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气象。

提升融媒报道传播力,加强业务学习。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力决定影响力,话语权决定主动权。融媒体时代,我们需要掌握新的传播规律,创新媒体表达,在融合中见新意。无论时代环境和舆论环境如何变化,内容始终是媒体竞争的根本所在。转作风,改文风,好的新闻报道还是要靠好的作风和文风来完成,靠好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得来。没有扎实的调研,就没有亮点的观点,而扎实的调研,离不开记者自身知识面的拓展,这就需要持续的学习,提高自身业务能力。

“心中有乾坤,笔下有担当。”“四力”看似是一个“小”问题,实则关系着大格局;看似是一个业务要求,实则衡量着政治站位。进入新时代,党的新闻工作者必须有敢胜的勇气、争胜的决心、善胜的智慧、打胜仗的能力,还必须持之以恒地奋发有为、开拓进取,保持政治定力、时刻发动脑力,把准中国经济新闻时代坐标,以深入人心的“中国故事”,壮大主流舆论,传播主流价值,不断践行“四力”要求。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